
2019年8月4日上午,妇科联合团支部的6名团员,利用自己下夜班或休息的时间,来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,我国红色运动的摇篮之一——北京大学,进行一年一度的“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”主题团日活动。
行前,各位团员青年积极收集与北京大学相关的革命人物与故事资料,在参观过程中积极地与其他团员分享。团员青年张齐讲起青年毛泽东与北大图书馆的不解之缘,让大家对这座学校以及毛主席其人,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
特别是,“当时正值五四前后,西方的各种思想如潮涌来,青年毛泽东此时的思想信仰仍未确定,如他所说:‘是自由主义、民主改良主义、空想社会主义等观念的大杂烩……但是我是明确地反对军阀和反对帝国主义的。’毛泽东在图书馆工作,他凭着一颗‘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’的炽热之心,苦苦寻觅着救国之路。他说:‘当时我的思想还是混乱的,用我们的话说,我正在寻找出路。我读了一些关于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,很受影响。’而在北大的不到半年的时光,他接触了很多的人和事,特别是结识了李大钊、陈独秀等中国最早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,这一直深植于他记忆之中并带来深远的影响。”这一故事让参加活动的团员们十分有感触,同时也为老一辈革命前辈的求索精神所折服。

在李大钊像前,团员青年们庄重地敬献了鲜花,面朝雕像深深鞠躬,同时重温了共青团入团誓词。妇科联合团支部宣传委员殷子然说到,“伫立于未名湖畔的北京大学,百来年以其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包容和鼓励青年人的成长,为青年人的成才提供坚实的基础。正因为她的包容,五四运动示威游行期间,北大学生许德珩起草了《北京学生界宣言》,游行中散发了北大学生罗家伦起草的《北京学界全体宣言》。游行学生火烧赵家楼,痛打章宗祥,军警当场逮捕学生。蔡元培、李大钊、陈独秀、胡适、鲁迅为了营救学生,不惜发动全国工商界罢工罢市。五四运动后,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率先在中国系统地接受、传播、实践马克思主义,北大成为中国研究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。而在中共一大前,中国53名中共党员有21名是北大师生、校友。
这些故事,都向我们展示着北大的优良革命传统,以及学生们积极求索的精神,今天我们在北大著名的“一塔湖图”前,怀念革命先烈,也提醒我们自己,不要忘记在最美丽的年华里为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。”